为何说“女性至上”在社会政治层面,至少短期内是不现实的?
1、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女性对社会的贡献仍然有限
只要女性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(生育价值除外)无法整体上超越男性,女性的社会地位就永远不可能与男性持平。现实中,虽然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经有超过男性的趋势,但无论在科研、企业、商业、艺术、政治等各个领域,女性不但当不得“半边天”,甚至我国“女性劳动参与率”还在不断下降。只要女性作为一个群体,一天不打算负起引领社会进步的义务,一天不准备扛起人类兴衰的责任,她们就永远没有资格要求社会的领导权和主导权。
至于女权者们津津乐道的“生育价值”和“家务价值”,它们的存在是有前提的。不能简单地将市场化的“代孕”、“保育”、“家政”与常规的生儿育女/家务劳动等同。前者因其提供的服务较为稀缺,才显得价高;而后者则是每个家庭的“标配”。退一万步讲,“服务业”即便再发达,它也永远是第三产业,不能跟前面的一二产业相提并论。记住,服务业畸形发达的印度,永远也没有可能追上制造业强国的我们。
2、权力的转移意味着残酷斗争
任何阶层、群体或国家/民族的权力转移,鲜有和平完成的。同样,女性如果想从男性手里夺取社会主导权,也会是一个漫长而且残酷的过程。一部分顽固男性会凭借自己的体力/暴力和传统优势,不断遏制和打击女权的兴起。如果爆发大冲突,甚至不能排除短期内局部历史倒退的可能,比如《使女故事》里描述的那种场景。必须承认,对大部分没有接受FLR思想的男人来说,把女性物化然后困在家里当玩物当佣人,其“诱惑力”远比跟女性在社会上平等共处要大得多。
3、女性/女权 压根还没做好领导世界的准备
女权运动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和方向,没有提出合理的行动计划和斗争方法,完全是一盘散沙。广大女性对女权的认识也千奇百怪,颇为粗浅。社会上更多的则是打着女权旗号谋求私利,各种夹带私货。在这种情况下,女性甚至没有机会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。
女权运动在政治斗争上也表现得非常幼稚,对内缺乏共识,对外四处树敌,被各种政治金融资本和消费主义频频利用,沦为搞乱特定国家和社会的工具。结果就是被打上“极端”的标签,遭到保守男性的强力反扑,不但未能给女性带来福祉,反而让女性境遇更加恶化(典型日韩),最终被广大女性所抛弃。
![图片[1]-为什么可以在家庭内部率先实现FLR(女性主导)?-妘语](https://www.shesay.top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7/318e9ff32820250703213502.jpg)
『妘章阁』中收藏有大量真正实用的FLR技术课程和研究资料,感兴趣者自取之!悄悄地学,莫声张~ ^_^
暂无评论内容